冬季传染病的预防
做好科学预防,不仅能保护个人健康,更能降低家庭与社会的疾病传播风险。乘坐公共交通、前往人群密集或密闭场所(如商场、医院、电梯)时,规范佩戴口罩;咳嗽、打喷嚏时,用纸巾捂住口鼻或弯曲手肘遮挡,避免飞沫传播;与人…
做好科学预防,不仅能保护个人健康,更能降低家庭与社会的疾病传播风险。乘坐公共交通、前往人群密集或密闭场所(如商场、医院、电梯)时,规范佩戴口罩;咳嗽、打喷嚏时,用纸巾捂住口鼻或弯曲手肘遮挡,避免飞沫传播;与人…
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《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标准》(WS/T512-2025)已正式进入实施倒计时,将于2026年2月1日起施行,全面替代2016年版旧标准。此次修订并非简单的版本迭代,而是在医疗机构感染防控(感控)理念与实践层面的一次突破性升级。
最近气温骤降,早晚温差加大,除了要预防感冒,另一种容易在人群密集场所传播的“肠胃杀手”——诺如病毒,也进入了活跃期。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怎么科学防范诺如病毒,让大家在校园里吃得安心、学得放心。
家庭清洁和消毒不仅是日常生活的重要步骤,更是防止疾病二次传播的关键环节。如何做好家庭消毒,有效阻断流感传播?通辽市疾控中心为您送上实用家庭防护指南。
浙江一所学校,多个班级突然收到紧急停课通知,一停就是10天!这背后,是一个让所有家长都心头一紧的名字——手足口病。秋冬季天气一转冷,流感还没走,手足口病就来凑热闹了,稍不留神就可能在学校里引发一场停课风波。
这不是个别波动,中国疾控中心在11月提示当前处于疫情上升期,幼儿园和托幼机构存在聚集性或暴发风险
因此,医生多次提醒,老年人在甲流频发时,尤其要注意避免一些看似无害的行为,因为这些行为可能无形中增加感染的风险。医生反复叮嘱,宁可在家好好休息,也不要去做一些危险的事。
当含氯消毒剂喷洒或擦拭、紫外线灯直射等消毒措施操作使用不当时,会对人员健康产生不良影响,消毒时需在无人条件下进行,同时注意做好工作人员个人防护;醇类消毒剂可用于小件物品的消毒处理,不适用于大面积物体表面的消毒…
预防流感每日对课桌椅、门把手、楼梯扶手、水龙头等高频接触表面,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,做好消毒记录备案。通过主题班会、校园广播、宣传栏、班主任手册等形式,普及流感传播途径、症状及预防知识,提升师生防控意识。校内…
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,以5岁以下儿童感染为主。既往监测结果显示,每年4月份开始我国手足口病病例数逐渐增多,5~7月为春夏季高峰,10~11月为秋季小高峰。
正确使用诺福消毒剂的核心是 “分场景适配浓度 + 规范操作流程”,结合实验室消毒对象(空气、物表、设备、纯化水系统)的差异,以下是可直接落地的实操指南,兼顾杀菌效果与安全性:
诺如病毒是引起急性胃肠炎暴发的最常见病原体,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高发季节。具有发病急、传播速度快、涉及范围广等特点。儿童通常以呕吐为主,成人则以腹泻为主。
有关氯消毒剂需要了解的情况!
重症监护病房(ICU),生命与时间赛跑的地方。这里的患者免疫系统极度脆弱,包括“超级细菌”在内的多重耐药菌正虎视眈眈。每一次探视,都承载着爱与牵挂,但你的一个小动作,也可能成为病菌传播的途径。
华经产业研究院为助力企业、科研、投资机构等单位了解消毒剂行业发展态势及未来趋势,特重磅推出《2026-2032年中国消毒剂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》,本报告由华经产业研究院研究团队对消毒剂行业进行多年跟踪研究,使用桌面研究与定量调查、定性分析相结合的
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(enterovirus,EV)感染导致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,主要通过消化道、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,四季均可发病,夏秋季最常见。学龄前儿童常发生,5 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。
2023年第四季度中药材市场呈现“旺季不旺”特征,亳州中药材价格指数季度跌幅达2.28%,其中果实种子类跌幅6.31%,而根茎类仅微涨0.11%。作为传统中药材的百里霜(百草霜),其价格受整体市场波动影响,但因原材料获取方式的特殊性,价格波动幅度相对较小。百里
在水处理领域,消毒是阻断病原微生物(细菌、病毒、原生动物等)传播、保障水质安全的 “最后一道防线”。总氯、余氯(游离氯)、臭氧、二氧化氯作为四类主流水质消毒剂,其浓度控制需精准平衡 —— 浓度过低则无法达到消毒效果,过高则可能产生有害副产物(如氯代有机物)或刺
猫癣,作为一种高传染性的宠物皮肤疾病,其主要病原体——犬小孢子菌,不仅能导致动物临床病变,更能在环境中形成顽固的孢子,构成持续的传播风险。因此,开发能有效杀灭该真菌的环境消毒产品至关重要。然而,证实产品的有效性并非简单的过程,必须依靠科学、严谨的犬小孢子菌杀灭
我们的双手是探索世界的工具,也是传递温情的桥梁。然而,在这日常的触碰与交接之间,一个 “隐形战场” 也悄然展开。数以亿计的细菌、病毒等微生物,正潜伏在我们接触的每一个表面 —— 门把手、电梯按钮、手机屏幕、键盘…… 并通过我们的双手,成为传播疾病的 “木马”。